如何通过面试辨识一个人的责任心?

你不知道的招聘内幕

发布于:2022-07-01 19:04:21

1751人浏览过

  招聘面试有一个法则叫做望、闻、问、切。有一个考核责任心的方式就是聊生活。因为一个人对生活的看法,是最能真正体现他的价值观的。

  

  在人力资源上,也有一句话叫做选择大于培养,只有选对了培养才会有价值。而面试则是选人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管理者需要在短短的面试时间内甄别候选人是否符合我们的需求。其实这个挑战蛮大的。

  

  实际中,很多管理者对面试往往有以下痛点。比如说不知道如何提问才能问出候选人的真实水平,比如说了解一下业绩水平,但不知道如何去考察价值观、个性品质的。比如说面试的时候觉得比较合适,但实际工作以后却发现无法产出以前的业绩。

  

  那么面对以上的这些问题,我们怎么解决呢?

  

  首先,面试之前有这么几个原则需要掌握:用人方必须参加面试,同时要多层级参加面试;面试的时候呢不能只问冰山上的业绩能力,还要考察冰山下性格、品质、价值观等。尤其是高管的面试,因为业绩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但价值观不对,就很难磨合了。所以呢,甚至我们在高管面试的时候,同时也需要他的下属来参加,或者是他的同事平级来参加。只有同事们下属们都喜欢这个高管的时候,这个高管才可能会被录取。

  

  所以掌握了这三个原则以后,我们再来看如何面试中去甄别候选人。我们有一个法则叫做望、闻、问、切。大家听起来好像像老中医一样。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望。望其实就是观察,通过观察判断一个人的能力素质。人的经历和工作习惯会在人的身上留下一些痕迹。一些经验丰富的人看一眼就能觉得这个人就是他所需要的。也许一见钟情在职场里也会出现。

  

  我在一次面试的时候,就会让候选人在面试间等候。我会在外面观察十分钟,然后再进去。因为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呢,他做出的一些动作,有可能是他真性情的一些流露。更多的方法大家也可以去参考一下清代著名大臣曾国藩,他有一本书叫做冰鉴,专门讲他如何去识别人才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然后就是闻,闻就是闻味道,闻出候选人做事的风格、心理动机和价值观。无论是人还是组织,都是有自己的味道。刚刚我们在「望」的理念讲到会有一见钟情,那「闻」这里很重要的就是气味相投,只有团队里的人具有同样的气味,才能长久地相处在一起。

  

  很多优秀的人才不能在组织里扎根的原因,就是因为彼此之间的味道不符合,做事做不到一起去,做朋友可以,但是长期共事就难了。而阿里在面试中,有一个神奇的角色叫做闻味官。这个人通常会由五年以上的老阿里人,或者是政委担任。他负责和即将要入职的人聊天,聊什么都无所谓,可能是聊聊工作,聊聊家庭,聊聊人生,聊聊理想,聊聊你的兴趣爱好。在聊天中闻味官就能感受到这一位候选人与现在咱们这个小团队是否味道相同,如果味道不对,一般就过不了面试。

  

  然后是问,问是面试中最核心的部分。好的提问往往能准确甄别候选人的水平。

  

  现在很多人在求职的时候,为了获得更多的面试机会,或者提升薪资水平而过度包装自己的简历,把不属于自己的业绩放在自己头上,或者明明只是参与了其中一小部分工作,简历上却写自己是该项目的负责人啊,取得了多大的功绩啊等等。关键呢,他又对整体的流程比较了解。所以呢,当面试官功底不扎实的话呢,就比较容易蒙混过关。那么如何识别这些简历中的妖魔鬼怪呢?关键就在于提问。

  

  

  

  

评论 0

查看全部 0 条评论

暂无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