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部门提出的招聘需求不合理,你会怎么解决

你不知道的招聘内幕

发布于:2022-08-19 16:55:01

1515人浏览过

首先,搞清楚是真需求还是虚需求:

要闹清楚这个究竟招还是不招的问题,需要从需求上来判别。
招聘需求的来源,有几个:
一个公司目标,比如公司下半年增加一个新目标,可是要完成这个目标,就需要新人进来;
一个是部门原有岗位空缺,也就是说:公司是否存在空缺岗位,有多少空缺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来替补;
一个是工作分析得出来的,分析出某些岗位经常加班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这时候就需要增加人手;
一个是公司业务发生变化,比如原来是做A产品,现在想卖B产品,这就需要B产品销售人员,
还有一个就是现在公司的人员配置上不合理导致的,比如工艺流程上的因素导致配置不合理。
差不多就是这5个方面的来源咯。有了这个招聘需求之后,用人部门填写需求表,经过HR审核,公司批准,然后才能开始招人的哦。

(以上这段话是2011年8月11日晚上我朋友问:招聘需求的来源有哪些,本人根据自己的经历所说的。)

在理论上将以上这5个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组织人力资源自然减员。举例:比如员工合同到期离职、比如员工调到其他部门产生的空缺、比如国企里面的老员工退休退养、比如员工休假(产假、医疗期、工伤期、事假)等等,当这些情况出现就会产生岗位空缺,则可能产生招聘的需求。

二是公司业务量的变化导致现在在岗人员无法满足需求。上面已经有例子,就不细说。

三是公司现有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不合理。比如:人浮于事、机构臃肿;有些人累死、有些人闲死;有些岗位上好多人,可是有些岗位上一个人;有些人能力不高可是“占着茅坑不拉屎”、有些人“大材小用”;有些人能力低绩效好,可是有些人能力差绩效也差……

一句话,就是经过一堆分析之后,采取了内部调换或者配置等行为都不能满足的时候,就需要招聘。对于发现公司内部人浮于事或者机构臃肿的情况下,这时候的缺人,一般都是内部调换配置来解决的,而不是外部招人。

这个问题是针对内部而言,但是,外部的因素对招聘的确定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这个就不说了,免得绕来绕去把你们绕晕了、绕混啦。等你们遇到的时候再说吧。

鉴于这个问题的面临者是招聘专员,那么,作为招聘专员来讲:拿到部门用人申请表的时候,就得根据我刚才说的那5个方面或者理论上的那3个方面来分析,确定:这个部门的这个岗位是否真的招人。
从哪些方面来分析?

就是我刚才问大家的人与事匹配考虑因素:人与事的数量、质量、结构、工作负荷、效果这5个方面来分析【这是HR从专业角度来确定招还是不招的关键,用其来得出用人申请是否合理的依据和方法】。也就是重点分析所招岗位的现有情况,对该岗位的数量、质量、结构、工作负荷与效果进行细分析(这点,不展开,否则就是小说了,以提供解决思路为主)。这里举例一个:对于数量上,作为申请招人的岗位上,目前是几个人?1个人还是没有人?通过这样的分析,来判定是真需求还是虚需求。

其次判断这个真需求是什么。

真需求是什么呢?

就是:和以往对比,所招的这个人将有哪些提升,一般说来,所招人员与待聘岗位的有效匹配度,做到大才大用,小才小用,人尽其才。这里对这个不展开。

再次,进行六看:

若是以上两点都满足,那么:
一看公司年度招聘规划,这个就是公司人力资源需求年度计划;
二看公司组织架构与定岗定编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三看内部有没有富余人员,也就是说其他部门、其他岗位上有没有多余的人员进行调配;

四看这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内容是不是能借调、工作任务分包出去;

五看公司人力成本控制政策与年度人力成本预算;

六看该岗位是否属于储备人员。

若是以上六看都满足,那么,则可以确定部门用人申请是合理的。

如此一来,就基本上回答了这发帖者的问题:招还是不招。对于合理还是不合理,已经在上面的过程中展示出来了,能不合理吗?

其实,这问题也提得很古怪:招聘专员能有确定招还是不招权的么?作为专员来讲,只能通过以上分析,拿出结果给自己上级,供上级参考。HR的职责是审核,审核什么?就是将以上的分析结果意见清晰地说出来,这是HR的职责,是建议权。确定招与不招的事情,不是HR的职责与权力。因为公司有可能处于前瞻性的需要或者其他设想提前决定招人,所以,确定招还是不招,权力在公司高层,HR只是充分表达自己的专业意见。

最后,注意事项:

1、确定了招,怎么招和如何招,还需要和用人部门商议的。
2、确定了不招,那么还需要和用人部门达成一致意见,避免分歧,或者矛盾。

评论 0

查看全部 0 条评论

暂无更多评论